反覆急性扁桃腺炎合併上呼吸道感染之病例分享
(一) 前言:
急性咽炎為門診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大多數由呼吸道病毒所引起,具有自限性。扁桃腺為淋巴組織,位於咽部,被呼吸道上皮覆蓋。當急性咽炎合併扁桃腺炎則稱為急性咽扁桃腺炎,大部分由病毒引起,例如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副流行性感冒病毒(parainfluenza)和腺病毒(adenovirus)、腸病毒(enteroviruses)、呼吸道融合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等;細菌性病原體以Group A Streptococcus (GAS)最常見,約佔10%。GAS 需以抗生素治療,治療的目的是為了防止散播,亦可降低化膿性或非化膿併發症的風險。非化膿性併發症包括急性風濕熱或急性腎絲球腎炎;化膿性併發症包含扁桃體周圍膿瘍、中耳炎、鼻竇炎等,未經治療的患者在感染後3-5日症狀亦會緩解。預防併發症是使用抗生素之目的,故臨床上初步辨識病原體為病毒性或細菌性十分重要。
中醫稱扁桃腺炎為“乳蛾”,又名喉蛾、雙蛾風。《瘍科心得集・辨喉核喉癰論》「風温寒热,首先犯喉,化火循經,上逆入絡,結聚喉核,腫如蠶蛾,故名喉蛾」。葉天士云:「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咽喉為肺胃之門户,風熱之邪循經上抵於咽喉,搏結于喉核,邪阻絡脈,熱灼肌膜,而致喉核紅腫,脹痛不適,甚則氣血凝結,化膿生腐⋯⋯。」急性扁桃腺炎初期以風熱實證為主要證型,若未經妥善治療,會導致邪熱傳裡,肺胃熱盛,促使咽扁桃腺膿腫愈甚。因此,上呼吸道感染之病患出現咽痛、吞嚥不適等症狀時,需要探查口咽部,觀察是否有扁桃體滲出液,或咽扁桃體、懸壅垂水腫。本個案為一位反覆急性扁桃腺炎伴有上呼吸道感染之患者,每年皆會多次因扁桃腺炎和上呼吸道感染至耳鼻喉科診所以抗生素治療。病患此次是因為不希望再服用抗生素,並且,由前次的治療經驗中發現,中醫治療對於感染後之呼吸道修復優於西醫,因此選擇至中醫診所治療。
本證屬於中醫「乳蛾」、「急喉痺」之範疇。